用序列器(Sequencer)和取樣器(Sampler)進一步打破創作慣性

更新日期:2022/12/04・撰文 李慈湄

創作過程中常常會和其他同樣在創作的朋友交流,我發現我是喜歡在節奏或是韻律性上做更多突破的創作者。

要做出不同的韻律性,認真研究起來,還真是很深入的一門功課。節奏聲音的音色、重量、在空間中的位置(一個考慮播放效果的電子音樂創作人一定會重視這一點)等等,都有影響,而其中最核心的還是所有聲音所串起來的、有一定規律的「模式」(Pattern),這會形成整個節奏的基礎。我苦惱於單單仰賴大量的聆聽、吸收不同的節奏,大部分時候創作上的腦力還是有限;特別是當我們在創作音樂時,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是「更好玩、更自動自發、更靈光一閃」的那種狀態,往往我發現那種「越做越開心」的創作狀態,相應地會產生好的結果。

電子音樂的生成本來就是以音序器觸發(trigger)不同的聲音發展起來,這種用電腦控制時間的聲音的藝術,不同於我們直觀上創作和欣賞音樂的邏輯,純粹的音序器觸發的聲音,其生硬或人工感,和我們在自然環境中聽到的聲音完全不同。但是回顧電子音樂發展了數十年間,我們的耳朵還是被這樣的語法吸引了,並且在這兩者之中,不斷尋找新的平衡和可能性,也發展出更多不同的美學和美感體驗。

在這個計畫裡面我以德國電子音樂團體Autechre和電子音樂的創作天才團體Aphex Twins為研究藍本,試圖想嘗試他們風格中那種一聽就知道不是一個音符一個音符鋪出來、而是音序器算出來的強烈節奏,如何仍然能夠有效甚至更強力地震撼我們的身體韻律感,表達出並非機械或者電子世界的無機無生命感、而是有機與無機、秩序與噪音混雜的一種反叛力道--更接近凌亂的工商社會中當前人類生存的情狀。也因此他們的作品能吸引大量的電子音樂聽眾,並且被崇拜信奉著。

基於本計畫的精神,我的研究並不是從聲音心理學這類的範疇進行分析,而是抓住這樣的精神,自己創作看看。

稍微研究做法之後,我用本身就蠻有機、不規律的一段錄音進行曲樣,這樣在取樣過程形成某些規律性的pattern時,聽起來也不會完全工整,而是在整齊的pattern中,會利用原本取樣的不整齊,每次都出現一些不同的效果,譬如同一段4小節16拍的節奏不斷重複,但同一個拍點上每次聲音的長短都不太一樣;甚至同一個拍點上,每次會trigger取樣段落的不同秒數。

要達到這個成果,要把midi訊號中,取樣的起始點(Sample offset)和力度(midi velocity)連接起來,讓不同的力度可以觸發不同的midi音符,音樂創作的軟體可以做到,模組合成器應該也可以串接出這樣的設定。同樣地,我也可以用midi訊號的音符去觸發取樣的起始點。

image

這樣一來即使我在取樣樂器上,每次都彈同一個音符(譬如中央C),讓這個音符形成一小截的節奏,但這個節奏每次取樣出來的聲音,都會是這段錄音的不同位置。這樣一來就有一種凌亂中有秩序的暴力美感。用這個方法我試了工廠的錄音、單純sine wave的聲音、不同頻率的錄音等等,出來的效果都很讓人驚喜。

而負責觸發取樣起始點的力度參數,我也用音序器的概念,給予一組patter,再加上一點隨機性。要想讓這個暴力美學的段落再更豐富一點,連每次midi音符觸發的取樣長度,都可以有長有短。 而要想讓這種節奏性有更複雜、智慧(?)的規律,在一些相關的參數上,給予euclidean的pattern讓他們彼此關聯,多試試看,直到聽起來耳朵和身體可以抓到一些隱含的規律。

這邊可以聽到 demo: https://soundcloud.com/lofi24/project-atomic-swap-demo-autechre-style-rhythmic-samples/s-Ixk3lfsRFFd?utm_source=clipboard&utm_medium=text&utm_campaign=social_sharing

用這種 sample 方式處理的聲音,後來也在原子交換鏈音樂節 Resonance 中演出,這裡可以聽 demo: https://soundcloud.com/lofi24/atomic-swap-project-demo-2-excerpt-from-atomic-swap-i-resonance-live-set/s-SQAOvfwjlpv?utm_source=clipboard&utm_medium=text&utm_campaign=social_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