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交換鏈計畫雜感:分類不分類?在跨領域中尋找自我並成為中介

更新日期:2022/12/04・撰文 李慈湄

這個計畫聚集了台灣電子音樂創作場景中,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以及長期參與者;跨及了聲響藝術、電子跳舞音樂場景、劇場界、噪音等等。計畫參與者都是多年來致力追求更好的聲音與環境,也都同時在不同的音樂領域實踐他們的理念。

分享會中我們刻意地在同一場次交織不同的主題,讓參與者可以聽到平常不常接觸到的內容。音樂節也是依此設計,而選擇在空總的美援大樓,並結合空總舉辦的算法瑞舞(algorhythm rave)派對「極微輸入」,讓多種電子音樂範疇的愛好者能夠結合在同一空間,共享電子音樂的共同語彙:聲音、空間、共享精神、身體、想像力等等。

最初我們也擔心,這樣跨領域的嘗試能否吸引觀眾,但分享會和音樂節的結果,都讓我們得到正面的回饋,人們渴望知道更多關於不同電子音樂場景內正在發生的事情,也都能領會不同電子音樂領域中,那些共通及基本的語言。

我們相信這樣子的做法能夠讓小小的台灣,電子音樂的能量更加凝聚。

在最後一次的分享會之前,成員們共同討論今年計畫中,所有參與者共同關懷的三大主題,分別是:製作手法及現場演出技巧、活動舉辦及場景的組織,第三就是大家都關心的,自己走上電子音樂這條路,還有在身分上經歷的認同過程。

在台灣的環境中,我們面對許多的分類:學院派、地下派、噪音派、聲響藝術派、舞曲派(往往被認為是次文化),而在電子音樂舞曲中,又會面臨主流流行場景和地下場景的分別。這樣的分類不但決定了資源分配的方式,也隱約劃定了一個創作者即將走的路徑。在我個人的經驗中,它甚至決定了你能接觸到的聽眾群。

分類固然是有其緣由與便利性,也是一個普遍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然而我們都共同感覺到,現在是一個契機,找到一些空間,讓這些不同的領域可以更自由流通。

電子音樂創作的基本邏輯和語彙涉及了廣大範圍的技術、理論、及實踐層面,這不是電子音樂分類處理的知識系統;更有甚者,分類將會將這些知識切割成在不同領域中,阻絕了知識流通。

對個人來說,分類也許只是個人走進電子音樂領域的取徑,譬如學院訓練的音樂創作人,在電子音樂中找到更符合他/她概念的創作工具;組織者或推動者,在電子音樂場景中找到他/她實踐的場域;有些人想追求更不受限的聲音,他們也能在不同的電子音樂範疇中,找到很多蛛絲馬跡。